整部电影确实很灰暗,虽然看起来是乐观的结局,但在野党在检察官失势情况下的责备说明大家都熟悉了政治规则,对于对错不再关注,即使政治本来也没什么对错,利益纠葛和妥协存在,之前的游戏还在继续。
传媒,企业,政治没有制度的约束,沆瀣一气,东亚国家普遍存在这种,西方也有,亚洲教父里面对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富豪的发家史都有描述。日本,韩国等早前崛起都有扶持民营的做法,无论是战前的日本财阀,还是韩国目前家族的借势崛起,官商勾结好的说法是政企合作,政企合作对大规模基建等从无到有的发展很有推动力,而建立的过程中影响力会越来越大,最后建立起一个交织的网络。阿里投资南华,腾讯入股财新都有点门系的感觉,而明天系之类更是深耕多年,只是政治的影响力被TG压制了,所以对于民选还是现在的,我都不觉得是光明,就像莆田系,法规上不存在缺点,骂声载道的原因是因为实际的走偏,现在很多制度和意识不健全,财产契约意识很少,很多还停留在封建时期意识,既可以解读成传统文化影响,也可以说是现代思维的缺位。在B站看时,很多说电影指桑骂槐,但是这些问题每个国家都有,只是强弱之分,政治献金,门阀继承,媒体愚弄, 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问题中的或明或暗的现象。
片子没有讲什么情义,李秉宪的角色对白允植的角色讲兄弟情义,对女配讲男女,之后要不是背叛,要不是让人送死,都不是传统中国的江湖道义,人在做,天不一定在看,现代医疗发展到最后,坏人有钱也可以长命。所以贯穿始终的是利益争夺,挡我者没手,我也挺好奇为什么不直接杀掉,那样更省事,可能就是为了编剧吧。很多人物的想法就是老老实实呆着,别有非分之想,而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把柄,都会受制于人。
片子中令我觉得很不快又无奈是议员那种你天生就是服务于我,给我擦屁股的态度,实质是门阀政治的延续,对于大的资源平台的附庸成为现代社会出人头地(这个词也很不好)的必要条件。最近看完太子妃之后,找了作者鲜橙写的其他小说看,其中的阿麦从军和江北女匪里都有门阀的情节,想想看,讲究女主出身高贵本来就是门系的概念。和平或者是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时期,门阀作为长期发展的产物,可以安稳地保持运行,因为大多数人可以解决小问题,所以内部只要利益划分好,大家都可以吃好喝好。但是出现外部挑战或是模式的不可持续时,门阀是无法解决问题的,因为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重新调整门阀体系内外关系,而过久的内部培养,缺乏实际恶劣情况的实践,多数子弟只看中自己的利益,而不考虑利益是否可持续,这样的分配方法会越做越小,而外部挑战会越来越大,最终会陷入崩溃。
社会体系的最大活力的保证在于能够持续解决问题,虽然可能会有试错等,但最终可以发现,分析,解决问题,就像曹承佑扮演的检察官能做实事,解决问题,才可以保证其他人按照门系关系升职,即使出现曹遇到的挫折,只要不是大问题,门系子弟也是可以解决的,只是速度缓慢。明朝灭亡,有气候变迁的非可控因素,也有官僚长期累积的裙带弊端,很多王朝最后总会出现财政,军事等方面的问题,遇到天灾和外敌,很难解决这些,所以最终灭亡。像影片中,李秉宪的方法很有逻辑性,但是却有风险,国家命运依靠这些运气应该只停留在电影中。
政治虽然没有黑白之分,但是应该论事不论人,因为李秉宪的身份问题去关注所说话是否真实,这种方法应该是本身缺乏证据的情况,实际问题应该公正调查,虽然这个太理想,抹黑提问题的人是很有效果的,毕竟“大众如猪狗”,讲事实逻辑,在此基础上在谈道德人文,这个也很理想。
即使像影片中那样积弊重重,97年亚洲金融危机,IMF逼债,韩国民众还是拿出自家黄金支持,不知道日后我们会不会这么做,也不知道这样的电影什么时候可以国内拍摄公映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senheguang.net.cn/fuwu/244.html